依戀媽媽的惜惜抱抱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世界開展於前,當陌生人接近了,孩子躲回媽媽的懷抱;跌倒了,哭著要媽媽惜惜抱抱,彷彿只要有媽媽在,讓人害怕的、挫折的,就不那麼讓人難受了;而當遇見可愛的小狗、大象溜滑梯,孩子雀躍地奔向吸引他的新事物,卻時不時地回頭看看媽媽在不在,彷彿只要有媽媽在,就可以安心遊戲、探索。
依戀的兩大功能
「依戀」 (attachment)是嬰兒從生命伊始與主要照顧者自然建立的情感鏈結,彷彿隱形的臍帶提供孩子情感的滋養,對於幼小個體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絲毫不遜於食物(乳汁)的供給。依戀的兩大功能,一是讓孩子在感受不安威脅時能及時尋求撫慰和保護;二是在需要面對未知探索時,能作為安全堡壘,提供學習和嘗試所需的後備勇氣,並能信任陌生世界基本上是善意的,是不會惡意傷害我的,才能自然滋生好奇和動力,學習到成為一個(社會)人所需要的一切知識和技能。
發展安全的依戀關係
孩子能否發展出安全的依戀關係,長遠影響了個體在認知、語言、情緒和行為調節、社會互動和自我觀念等各領域的發展。「依戀關係」的安全感是從與依戀對象(主要照顧者)的正向互動經驗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當我需要你時,你在不在?我能否信賴你—你不會突然消失,再也不出現?我值不值得被愛、被你願意瞭解?你看不看得見我在這裡?這些經驗逐漸形成了個體對這個世界和自我關係的期待圖像—內在運作模式,伴隨孩子長大和越來越多陌生的人建立關係,並深遠影響終身各階段和重要親密的人建立關係,包括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
依戀創傷造成發展失調
依戀關係的建立是選擇性的,是跟重要的人所建立的關係。如果本該提供保護和安慰的重要的人總是不在,又或者他是會突然傷害我的,會怎麼樣呢?兒童虐待和疏忽會造成依戀關係斲傷或斷裂,而這些依戀創傷,常被稱為「發展性創傷」,是有別於因地震、颱風或車禍等單次災難事件造成的心理創傷,「依戀創傷」會造成孩子全方面的發展失調,包括注意力、認知、情緒調節、自我意象到社會互動的問題和困難,也和許多身心的疾病,從肥胖、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以及憂鬱、自殺自傷、藥酒癮、重大精神疾患等均有關聯。
面無表情實驗:照顧者的不在與重新在
在日常親子互動中,情感訊號的接收和交換是時時刻刻在進行的,嬰兒期待主要照顧者會回應他,彼此的互動有來有往,當照顧者突然不回應且面無表情(Edward Tronick博士的面無表情實驗Still-Face paradigm),這種「不在」(照顧者的軀體在,情感上卻像突然失蹤)違反了嬰兒對依戀對象的期待,嬰兒起初會用盡各種方法喚回照顧者的回應,但當一再挫折後,嬰兒開始哭泣、不安躁動,轉而被巨大的憤怒和悲傷淹沒,直至照顧者重新回應並回復和嬰兒的正常互動時,嬰兒會需要一段時間平復負向情緒,才能重新進入和照顧者親密愉悅的互動狀態中。實驗中照顧者的面無表情,對應的是真實生活中照顧者無法及時回應嬰兒的需求,但這些短暫、可逆(還會回來)、偶然的不能在,大部分都可以被照顧者的「重新在」—好好地回應與嬰兒互動給修補回來。
行為問題的背後是依戀創傷
曾經在依戀關係中受傷、受虐的孩子,常常被帶到兒童青少年心智科門診求助的原因,是因為「行為問題」: 好動、坐不住、暴怒、說謊、打人、自傷等棘手的情緒和與人互動的問題。他們常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卻無法如一般單純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在接受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就能有效改善症狀,其注意力和過動/衝動的症狀即使改善了,情緒調節和與人建立關係的困難卻依舊存在,導致和周圍照顧者的關係緊張衝突不斷,最後甚至無法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家/機構足以涵容一直出問題的他們。他們的傷,埋藏在行為問題之下,卻爆炸力十足。
把傷直接說出來,對孩子是困難的,特別是發生在生命伊始的第一千天的依戀創傷,表面上孩子好像沒有記憶。但心裡的傷身體會記得,依戀創傷在孩子因應壓力的大腦和神經生理系統以及在孩子對人我關係的期待,都烙下痂痕。有時雖然孩子沒有顯著或完全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表現,但孩子卻可能在所有的調節系統都出了問題:從行為、壓力調節、情緒、注意力,乃至最基本的飽食和睡眠調節。
讓內在小孩再成長一次
這群孩子和人有建立信任關係的困難—無法輕易信任協助他們的大人是不會傷害拋棄他們的,這皆阻礙了他們從支持他的人,如好朋友、老師、治療師等得到幫助。因為在生命的最開始,我最信任、最需要、最應該幫助我的人卻不在、或會傷害我,我如何能夠信任之後遇見的其他人呢?像是雖然在大海中快溺斃了,但我不知道游向我的是鯊魚還是來拯救我的海豚?會不會海豚突然變成鯊魚咬我一口呢?依戀創傷,是關係的傷,需要長期與可信賴的大人在關係互動中修復,孩子需要有機會重新體驗不同的依戀關係,內在的小小孩才能再一次好好地成長。所以,能提供穩定支持的關係,營造安全的環境對創傷兒童的治療工作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