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從兒童階段要轉為大人的人生重要轉型期,這樣的轉變不管在心理上或生理上,對於孩子本身及父母都會帶來重大的影響,就常有父母惶惑地詢問醫師:「我的孩子真的開始發育了嗎?」
青春期提早將影響未來身高
男生與女生在青春期的表現有所不同,女生的青春期是以乳房發育為第2性徵的開始,初期常常會因兩側不對稱而引起家長過度焦慮,此時也會伴隨著身高的快速成長(平均每年約成長8公分),再隔半年至1年後,就會長出細而直的陰毛,平均2年至2年半待胸部發育後,初經來潮。男生則以睪丸變大為青春期的開始,但因不易觀察而容易被忽略。
一般而言,女生約在8-13歲之間、男生約在9-14歲之間進入青春期,這20-30年來營養改善,加上環境變化,現在的女生要比過去提早約1-2年開始乳房發育或初經來潮,男生則較不一致。大家必須了解,影響成人身高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便是進入青春期的時間及當時的身高,越早進入青春期的兒童,個子雖然會比當時同年齡及同性別的小孩高,但這只是假象,他們最後達到的成人身高卻是比較矮的(下圖)。
性早熟的界定及發生原因
醫學上把女生早於8歲之前就有乳房發育,或初經在10歲之前來臨,以及男生早於9之前有睪丸發育,稱之為性早熟。性早熟依發生原因可分為中樞性(又稱真性)及周邊性(又稱假性),前者較為常見且大部分原因不明(女生多屬此類,男生則可能約有一半甚至更高的機率是屬於病理性)。
中樞性(真性)性早熟
須先排除腦部方面的病變如腦瘤、腦部外傷、腦部感染如腦膜炎、腦炎或腦部化膿,以及其他腦部先天或後天發育的問題。 若為原因不明者,治療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劑(GnRH analogue),每1-3個月施打1劑,至少治療2年半以上來改善成人身高(2018年11月本院兒童內分泌與林怡君及顏宏融醫師的研究團隊發現,並於台灣兒科醫學會發表口頭論文報告)。
周邊性(假性)性早熟
需找出病因予以治療。可能的病因包括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卵巢囊腫或腫瘤、睪丸腫瘤,以及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等的影響,由於會產生性荷爾蒙而促使青春期提早發育。
及時治療才可力挽狂瀾
以目前治療中樞性性早熟的經驗來看,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劑不僅可確實延緩月經來潮的時間,亦可抑制骨齡的成熟,進而增加青春期的生長時間,有助於成人身高的增加。根據統計,接受治療者,每年平均約可增加身高1-2公分,不過效果在個體間的差異相當大。一般建議,女生於骨齡11歲之前,男生於骨齡13歲之前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好。如果經濟許可,小孩也願意配合,可以同時搭配每日注射生長激素,或者在身高增加不理想時再加上生長激素治療。
促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劑偶而可見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噁心、嘔吐。至於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起骨質流失而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目前尚無定論,但是已有文獻指出,過早的青春期發育與乳癌、代謝症候群、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有關,適度的延緩青春期發育或許有助減少這類疾病的產生。
飲食和日常要注意的問題
在飲食方面,家長應避免讓孩子食用飼養的早熟動物及禽肉(特別是頸部),以及少吃反季節的蔬菜和水果、速食、油炸類食品、不明成分的保健品(包括可入藥的大補類食品、某些兒童 口服液、補鋅過量,蛋白粉等補品)。
此外,還應減少環境汙染的曝露(環境中的類激素汙染物如洗滌劑、農藥與塑膠產品等,都會產生一些影響發育的物質),不要讓孩子使用成人化妝品,以及避免過早有不適當的感官刺激(如:偶像劇或情色影像等)。建議家長為孩子安排多樣化的飲食型態,蛋白質來源以魚類及不同豆類為主但仍應適量,以避免接觸到環境中會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因為不適當的環境(物質)刺激也可能誘發青春期提早報到。
每個人的青春期發育,不管是開始的時間或進行的節奏都會有所差異,家長唯有真正了解什麼是正常的青春期發育並正視這個問題,才不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也不致因為過度擔心而把自己弄得焦慮不安。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