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科室介紹
- 兒少發展暨心智行為科
- 科室首頁
科室介紹
兒少發展暨心智行為科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聚焦在嬰幼兒到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親職教養及常見的精神神經發展疾患,提供以病人及家庭為中心之跨專業的全人醫療服務。
本科於2023年1月成立,由郭煌宗醫師在2004年所創立「兒童發展及行為科」和後來加入的「兒童心智科」合併,為全國首創。科內成員包含跨科別的醫師(如小兒神經科與精神科)、護理師、心理師、早療師、治療師(語言、職能、物理、社工)及個案管理師等提供諮詢、評估、診斷、治療及資源連結的整合醫療。本科有全國最具規模的發展聯合評估中心,一站式的篩檢諮詢服務、特色門診以及各類療育。另外設置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提供音樂及藝術治療。
本科引進線上化系統,提升診療效能。
1. 青少年健康檢核表電子化可全面評估青少年於營養、身體活動及心理社會等領域健康狀況,涵蓋壓力管理、家庭功能、校園適應、人際關係及網路使用等面向,有效促進早期介入與問題篩檢。
2. 透過ASQ-3篩檢工具的線上化,可迅速篩檢兒童在溝通、粗細動作、社交技巧及問題解決能力等發展指標,提升篩檢效率。
3. 使用大數據分析門診疾病診斷,根據前幾名診斷疾病,開設相對應的治療課程,提供孩童更完善的照護。
1. 脆弱家庭育兒指導服務:使用APGAR家庭功能評估表、治療進步評估表(分專業人員及家長/主要照顧者使用),並提供家長衛教諮詢及親職教養建議。
2. 一站式的發展篩檢及衛教:初診的孩子,在當天能給予立即的篩檢,並依篩檢結果,若為發展正常者,針對家長之教養問題給予衛教並結案;若在臨界發展或有風險者,則衛教家屬,並提供親職活動建議,後續門診追蹤。
3. 並有設立早療師職位,於家長回診拿取綜合報告書時,給予及時衛教,根據家長的親職負荷及能力,單次結案或做後續的個管追蹤。
1. 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證書
2. 獲頒國家醫療品質獎獎章(一份堅持一個機會:27年歲月裡的堅持與台灣輔以達治療(Vojta Therapy)服務網絡的建構),國家醫療品質基金會2018-2019
3. 獲頒國家醫療品質獎獎章(穿越時空的兒童發展服務讓兒童發展服務從創新之中走向全面性),國家醫療品質基金會2016-2017
4. 第三屆全國兒童守護天使,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2010.08.14
- 111年 以家庭為中心-嬰幼兒篩檢評量表ASQ-3與ASQ:SE-2之簡介指引
- 111年 以家庭為中心-氣質發展、親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情緒適應:兼談Mary Rothbart的氣質測量系統
- 111年 以家庭為中心:靈魂之窗透露的心智密碼-眼神能夠告訴我們的故事
- 111年 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Taipei II)之應用
- 111年 以家庭為中心:自閉症類群障礙早期療育療效研究現況與趨勢
- 112年 從個案為中心到以家庭為中心之轉換-音樂治療對發展遲緩兒童聽知覺能力之臨床應用
- 112年 學前兒童情緒社會發展障礙與早期療育
- 112年 ICF的概念在早期療育中的運用
- 112年 理解並協助低口語自閉症者改善溝通困境「打字溝通」實務經驗分享
- 113年 跨院複雜性個案討論會
- 113年 ADOS 2臨床工作坊
- 113年 PDMS-3 Peabody兒童動作發展評估第三版工具使用介紹
郭煌宗醫師:發展遲緩(含認知、語言、動作、社會情緒)、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學習障礙、智能障礙及合併的情緒行為困擾、適應障礙、人際議題、拒學、兒少保相關議題、癲癇及其他疾病引發的精神情緒行為症狀、青少年精神相關疾患。
林秀縵醫師:發展遲緩(含認知、語言、動作、社會情緒)、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情緒障礙(焦慮症、畏懼症、選擇性緘默症、拒學、憂鬱症、情感性精神病)、學習障礙、智能障礙及合併的情緒行為困擾、網路成癮、飲食障礙、適應障礙、人際議題、拒學、癲癇及其他疾病引發的精神情緒行為症狀、青少年精神相關疾患。
劉書岑醫師:發展遲緩(含認知、語言、動作、社會情緒)、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情緒障礙(焦慮症、畏懼症、選擇性緘默症、拒學、憂鬱症、情感性精神病)、學習障礙、智能障礙及合併的情緒行為困擾、適應障礙、人際議題、拒學、兒少保相關議題、飲食障礙、癲癇及其他疾病引發的精神情緒行為症狀。
李宛融醫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情緒障礙(焦慮症、畏懼症、選擇性緘默症、拒學、憂鬱症、情感性精神病)、學習障礙、智能障礙及合併的情緒行為困擾、網路成癮、飲食障礙、適應障礙、人際議題、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