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科室介紹
- 新生兒科
- 科室首頁
科室介紹
新生兒科
Neonatology1997 年 12 月 1 日本院正式將新生兒病房規劃成 30 床的新生兒加護病房 (NICU) 及 60 床病嬰室 (SBR)以收冶中重度的新生兒與早產兒,歷年來以信譽佳深受家長信賴。40年來,我們照顧超過十萬個新生兒,80%以上都是早產兒,其中最難治療的出生體重小於 1,000 公克的超小早產兒就超過 1,500 多位。
本院為中部地區最具規模的新生兒及早產兒後送重鎮,以先進醫療設備與全人照護聞名。專業團隊提供24小時急重症診療,攜手家長共創全方位照護新模式,守護每個新生命的美好未來。
.jpg)
中國醫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是巴掌仙子們第一個溫暖的家;孩子在我們的掌心裡被呵護著好好長大。
本院新生兒科設有超早產兒中心,是中部唯一的早產兒醫療訓練中心(全國共 5 家)。醫療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並已和日本、瑞典、澳洲等國際水準並駕齊驅。
卓越臨床照護成績:
- 腦膜炎死亡率< 0.0005% (20萬分之一)
- 早產兒出生體重 <1,500 公克的存活率98%
- 早產兒出生體重<1,000 公克的存活率83%
- 早產兒出生體重500~750 公克的存活率63%
歷年來屢創早產兒存活紀錄 - 1997 年23 週530公克健全存活
- 1999 年1,000公克四胞胎健全存活
- 2001年創全國600、540公克最小雙胞胎健全存活
- 創全國最小460、530公克健全存活紀錄
- 2010年24 週420 公克健全存活
- 23週500公克的雙胞胎存活獨創全國紀錄
- 成功接生24週373公克存活,國內最小的巴掌仙子
品質獲多項國家級肯定:
- 2019年新生兒重症及早產兒的「存活率全國頂尖」,慢性肺病發生率全國最低
- 早產兒的聽力障礙與全盲的發生率皆小於1%。
- 2022~2024年:連續多年獲得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頒發「台灣新生兒醫療照護網路系統 TNN」低死亡率以及罹病率、 慢性肺疾病、遲發性感染等年度優良指標單位。
- 2005、2010、2015、2022年獲頒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 2023年 國家醫療品質獎 擬真情境類產兒組 優選
- 2023年 小兒髖關節發展不良疾病品質認證
學術研究成果豐碩:
- 2022年: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口頭論文第二名,[題目:使用符 合臨床情境的三重擊動物實驗來複製肺部發預不良的表型]
- 2024年: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口頭論文第二名,[題目:探討細胞程序性壞死與新生兒腸炎壞死關聯性 : 體內動物模型以及體外腸道類器官模型]
- 2024年:品質認證優秀論文發表優秀論文獎
本院的週產期暨早產兒照護團隊自1980年即致力救治早產兒以及急重症新生兒,我們非常重視產前的照會系統,與產科訂定母嬰安胎醫療策略,產前產後無縫接軌; 也提供24 小時外接服務,救護車配有新式轉運保溫箱、呼吸器、心跳監測器等先進儀器,保障早產兒與急重症新生兒的生命安全,並減少併發症,提高預後生活品質。
心肺系統疾病是新生兒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併發症,我們非常重視心肺系統的完善照護。本院擁有全國唯一的兒童軟式氣管鏡中心,以及兒童心臟科團隊的介入性心導管治療,在很多棘手的治療上是一大利器。
不論是醫療照護或是對家屬的衛教、早產兒的追蹤、從產前、產中到產後都能提供最完善的跨專科醫療服務。
- 1997以來,國內外醫學期刊、醫學會發表 200 多篇醫學論文。
- 2020年蘇百弘顧問、林鴻志教授榮獲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殊榮。
多年來我們培育許多優秀的醫護人材,遍及全國醫療機構的NICU和新生兒科。本科團隊成員包括 : 顧問群葉純甫教授、鄒國英教授、謝武勳教授、蘇百弘教授。新生兒科林鴻志教授、新生兒科及NICU主任林湘瑜醫師、SBR病嬰室主任邱曉郁醫師、蔡明倫醫師、嬰兒室主任沈上博醫師、專責主治醫師陳映廷、鄭皓文醫師、楊曉涵醫師。
本院新生兒科在 1997 年領先國內引進這個療法,針對嚴重的新生兒持續肺高壓症給予最有效的治療。
這是針對嚴重的新生兒呼吸困難的一種高級呼吸治療方法,本院在這方面經驗豐富、治療成績優異。
這是針對嚴重的新生兒窒息、缺血缺氧腦症 (HIE) 的最先端治療方法, 也是目前醫學上唯一被證實對HIE 有效的治療方法。本院在 2011 年引進最新裝備,是中台灣的低溫治療中心。本院之早產兒慢性肺疾病發生率很低、為全國最好的新生兒醫療中心之一。
發展使用幹細胞 (Stem cells),治療早產兒慢性肺疾病及腦性痲痺,也屬先端醫療技術。
給與早產兒早期積極的營養治療 (Early aggressive nutrition) 以促進早產兒之身體成長與神經發育。
本科提供 24 小時的外接服務,並以兒童急診與兒童暨新生兒加護病房做為兒童遠距會診之窗口,進行外接兒童及新生兒重症。
可預測早產兒的神經發展預後。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以創新的類固醇治療方案,成功將早產兒肺支氣管發育不良發生率降至7.3%(2020年),創下亞洲最低紀錄,研究成果更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另一項獨特的益生菌預防壞死性腸炎配方,也獲得國際期刊證實其效果。本院更建立完整的母乳庫系統,針對極低體重早產兒開發客製化營養配方,顯著提升存活率並改善預後。近期更開展臍帶血幹細胞治療計畫,為腦損傷及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早產兒帶來新希望,展現本院在新生兒醫療的創新與卓越。
- 2024/01/28-邁向新生兒更美好的明天國際研討會
- 2022~2024-年度辦理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照護研習會
- 2022/08/14-中醫大兒童醫院重症轉運遠距醫療聯合分享會
疾病
- 早產兒併發症照護
- 新生兒腦病變診斷及照護
-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 新生兒感染疾病
- 肺動脈高壓
症狀
- 呼吸窘迫、發紺、生長不良、發展遲緩、抽搐、發燒、腹瀉、嘔吐、黃疸、腸絞痛
推薦醫師
- 林鴻志醫師 早產兒慢性肺病、肺高壓、極低體重早產兒的照護和追蹤
- 邱曉郁醫師 新生兒照護、早產兒追蹤、新生兒腦病變
- 林湘瑜醫師 早產兒重症照護及追蹤、新生兒及早產兒營養優化、新生兒疾病預防與照護
- 蔡明倫醫師 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照護、周產期窒息與缺氧缺血腦病變、新生兒常見疾病與預防保健
- 陳映廷醫師 母乳哺育、小兒髖關節篩檢評估、新生兒常見疾患及預防保健
- 沈上博醫師 新生兒腎臟衰竭照護 、極低出生體重兒照護、預防保健與生長評估
- 鄭皓文醫師 極低出生體重兒照護、胸腔及小兒髖關節超音波檢查、嬰幼兒常見疾病與預防保健
- 楊曉涵醫師 早產兒照護及追蹤、新生兒常見疾病、嬰幼兒預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