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
陳郁君社工師
某天晚上一位媽媽帶著2歲左右的孩子在公園散步,孩子似乎是走累了,有時會蹲下來休息,但媽媽立刻把他拽起來:「快到家了,到家在休息!」一下子叫孩子走快一點,一下子吼著不要停在馬路上很危險…一路上我雖然沒有看到母子的表情,但我也感受到親子間的情緒張力與彼此的不開心。
斷掉的理智線-先冷靜才有清晰的思緒
在與家長進行親職協談時,每個家長談到孩子大多都有抱怨:「孩子做什麼都拖拖拉拉,叫他們起床出門都慢慢來,好像漫不經心的樣子!」「叫他們收玩具,都要三催四請!」「晚上睡覺不好好睡,都要玩到很晚,然後隔天又爬不起來!」「吃飯也慢吞吞,愛吃不吃的!」每一件事都讓家長的理智線一斷再斷,最後情緒爆炸了,如果孩子做不到家長的要求,很可能就是棍子伺候,然後就落到不當管教,變成我的個案。
其實「問題」的存在,不一定是壞事,每件事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而我們怎麼從問題裡找到正向的意義,而非看見問題的表面就認為無法改變。有時候遇到問題得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有清晰的思緒,是否自身需要調整教養方式或孩子還需要時間適應,往往我們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適應時間,就強迫孩子長成我們所期待的樣子;那些努力適應父母規則的孩子,因為家庭給的愛與傷痛,而有不同的成長表現方式。
教養的拉鋸戰-了解孩子的需要
近來,我所接觸的家庭都面臨這樣的狀況,對於現況的不滿足,卻也無力改變或選擇更好的方式去教導孩子。看見家長與孩子在教養中拉扯,不論是「我都是為你好」或是「我已經沒有辦法了」亦或「我都試過了,他還是這樣,我放棄了」,在在感受家長的無能為力與孩子面對家長的辛苦。
「你知道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嗎?喜歡的東西?不喜歡的食物?喜好的運動?最近的愛好?近一次談論的話題?最近一次陪孩子玩是什麼時候?」當下家長的回饋和自我思考都能反映出平時與孩子互動的關係,有些家長滔滔不絕,但孩子沉默不語,因為「那些都是媽媽喜歡的,我都不喜歡」;有些家長思考許久:「我記得孩子小時候喜歡吃這個,但我們已經很久沒說話了,我也不確定孩子是不是還喜歡」;有些家長會生氣地質問:「問這些做什麼,對我的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同,教養方法更是千萬種,哪一種最適合孩子,家長需要透過日常的觀察去了解孩子的個人需求,將視角轉換從第一人稱變成第三人稱去對待孩子,過程中難免會有情緒,家長該如何處理情緒,也是一堂課題,但切記不要把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不清楚也無法處理家長的情緒問題,只會讓彼此關係更僵硬。
改變的第一步-察覺問題
我們曾經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模仿父母與我們相處的方式來教養下一代,「為什麼不行這樣教小孩?!」是阿!為什麼我們討厭過去被教養的經驗,也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經驗,這個經驗不一定好,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你我將就的長大了,開始發現我們不希望孩子也跟我們一樣沒有辦法,所以尋找資源並開啟與協助者的對話,這就是改變的第一步。我在這份工作中像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嘗試讓家長透過對話找尋自己的問題和答案,惟有自己察覺問題,才會試著去尋找解決的方法,而適合的方法需要時間磨練而來,所以請不要著急,多加嘗試、多加練習,將會找到與孩子相處的平衡點。
教養孩子是條漫長且具有挑戰的道路,孩子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會展現不同的需求及問題,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疲累了或是卡關了,這時,請慢慢的停下腳步,伸展自己的軀體,深深的呼吸,然後看看身旁的風景,或許在這漫長的道路上,尋找路旁的石頭坐著,讓自己休息一段時間,過程中也可以尋找前進的資源,例如一根足以當成拐杖的樹枝或是同行給予相互支撐的伴侶,待休息之後請緩緩站起,再次踩穩腳步後向前進,因為你我都值得最好的照顧。
願我們都能成為你尋得的樹枝,在你需要支持力量前進時,與你同行於這條名為「教養」的長路上。
備註:本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承接衛生福利部109年度「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畫」,今年(2020年)政府於計畫內新增「家長衛教服務方案」之項目,主要於更前端預防兒少受虐,積極提供家庭資源介入,為強化家長照顧教養功能,針對於院內有親職知能需求之個案或家庭,提供衛教或親職指導,本院得依個案或家庭需求辦理相關衛教或親職指導。本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從四月籌備且針對提供親職之服務團隊辦理相關教育訓練,並從五月開始推展及提供親職衛教諮詢與親職協談服務,針對親職知能不足及有親職教養困擾的家庭提供個人單一次諮詢或六小時會談,由本院醫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衛教師及中心個管師(心理諮商師)組成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