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藝術治療師 魏辰芳
初次見面與再見
回想自己的生命歷程中,是否有過準備好的再見?或者,總是突然的告別呢?無論家長與孩子遇到什麼困境來到藝術治療室,無法避免的兩個重要事件就是「Hello!」和「Goodbye.」,治療歷程或長或短,但「初次見面」的初評與「再見」的結案是無可避免的。許多家長可能不明白好好說再見的重要性,就如同每個「畢業典禮」對孩子很重要一般,準備畢業(結案)的過程中,孩子們通常會出現多重的情緒,包括:難過、不捨、生氣、期待等,我將藉由以下的兩個小故事述說「準備好的再見」其實是充滿力量與希望的祝福。
將近八個月的穩定輔育課程,我與一個四歲小女孩的母親討論,認為女孩的療育目標已達成,情緒管理及人際互動能力的進步也讓母親欣賞不已,持續好一陣子的穩定後,我們共同決定讓女孩結束課程。倒數第四堂課時,我和女孩聊她的想法,我問她:「再過兩個月你要上學了,你對於媽媽說的不用再來老師這邊上課了,感覺還可以嗎?」她點點頭說:「可以。」於是開始了我們結束的鋪陳。
(插圖非個案作品)
準備好的再見
準備結案的過程中,回顧這段時間的所有創作(註)是其中重要的事情之一,讓個案能夠看見自己的進步、肯定自己,內化為信心以面對未來。倒數第二堂課,我和小女孩一起看著地板上一字排開累積將近20張的畫作,我蹲在女孩的對面,那一瞬間,作品像河流一樣把我們一分為二,從過往流至今日。她的小眼睛掃過來掃過去,靜靜地有將近二十秒的時間停在一張畫作上,那是一張印滿我們倆彩色手印的圖,正當我看著她專注的眼神,心裏想著「她想做什麼呢?」的時候,突然,她堅定的說:「這張。」俐落地起身拿起剪刀,二話不說的剪了起來,女孩的手無法掌握那大張的紙,要我幫她Hold住這張紙,左右手拿好紙的兩端,「Hold」這個字的意涵,對我來說是一種雙手捧著、保護維護著,不讓你掉下去的安全感,這個感覺流動在我們之間,這時候「唰」的一聲,最後一刀把紙剪成了兩半,女孩說:「這張要給妳,上面有我們的手印。」這一刻,象徵著我們安全地分開了,她選擇把彼此的一部分留給對方,我感受到:「帶著一部分的彼此,我們的未來一點都不孤單」,當下我紅了眼筐。
(情境模擬,非本文個案)
同理孩子的所有感受
除了一起回顧作品之外,準備結案的過程中還有其他很重要的事,比如:表達彼此對這段時間的珍視,表達會有的想念以及如果遇到困難我會在這裡,這段期間個案可能會對於不能再來「玩」感到難過,甚至生氣,也可能會對於結束之後的人生充滿期待。前述分享的小女孩,在最後用短短的一句說著這些交疊的情緒:「我也很喜歡跟你玩,我會想你。」接著又說:「我很想要去上學。」在治療室裡情感是流動且共有的,對治療師也是如此,我們歡喜看見個案的進步與成就,也會對於無法繼續陪伴感到可惜,也可能會擔心個案的發展;但同時又相信、祝福,這些都是生而為人珍貴的感受,在錯綜複雜的情緒之下,治療師需要有意識的言說感受,目的是真摯的傳遞、引導個案表達、接納其所有情緒,讓個案感受到:這些複雜的情緒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是很人性的過程。
然而,並非所有的結案都是如此溫馨的故事,有些案子的結束可能是家長有其他安排而無法繼續上課,孩子還沒準備好面對離開,這些孩子會在內心產生不捨、難過、生氣。有一個小學的女孩來上第三堂課時,母親感覺女孩已無焦慮反應,並且自己的教養方式也已調整許多,所以與我商討結案。同樣的在倒數第二堂課我與女孩提及此事,她當下表達自己可以接受,有趣的是在我們的最後一堂課,女孩說了一個鬼故事給我聽,並在說完以後語帶調皮的問:「妳這樣會不會睡不著啊?」很顯然的,如果因為害怕這個鬼故事而睡不著,是因為想起她,我們可以猜想她希望治療師記得她,另外,使治療師害怕來外化自己的生氣也是一種表達,此刻她的生氣有了出口,而且是被治療師安全接著的,我對她說:「故事真的很可怕,也可能會睡不著,那我會想起妳。」女孩最後邀請我跟她一起創作壓印,並提議把對折壓印的部分送給對方,所以最後我們都擁有彼此的「另外一半」幾乎一樣的作品,她在我的作品上寫下100分、日期與名字,傳遞著她的滿意與感謝。
(插圖非個案作品)
笑臉迎接未來
結案的時候每個個案都會有獨特的落幕,話說回來,很重要的是有一段「結案準備的期間」作為緩衝與準備,過程中個案會接收到治療師的感謝與充滿力量的回顧,個案的複雜情緒也會被接好接滿,在準備好的狀態下,他們會在最後一堂的下課時,有力道的「喀喳!」打開門、走出教室,笑臉迎接未來。邀請家長可以將此觀念運用於生活中,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生命中的各樣「畢業」階段,試著將未來的規劃鬆綁幾天,陪著他一起回顧過往、聊一聊並同理他的所有感受,給他一個擁抱、鼓勵並謝謝他的努力吧!
(插圖非個案作品)
註:藝術輔育的過程中,所有作品皆會被治療師保存在治療室直到結案。